盘点:中国10个超有格调的图书馆!

2019-05-29 16:14:52 121


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被手机捆绑

被工作束缚,要找个静谧的地方,

什么都不做,只是静静的看书,静享阅读美好

似乎已经变得很难,

但是如果在美好的地方出现一座设计非常棒的图书馆,

相信大家都会抛开一切,享受当下吧。

景观周今天为大家分享一些最网红也最有特色的图书馆

有机会就去现场体验下在美好环境中阅读的感觉吧


田间的停留——华腾猪舍田中央图书馆

建筑设计:以靠建筑

图片关键词

建筑是设计的综合表达,是系统性的工作,而不仅是造型艺术。为表达“设计不是造型艺术”这个想法,在以靠建筑最近的几个项目中,在造型上我尽量做得低调,把精力放在发掘空间和人的体验上来——华腾田中央图书馆就是这样的一次尝试。


图片关键词


设计之初,华腾沈总告诉我他收集很多枕木,我一听就非常兴奋,枕木乌乌的,暗暗的,低调而有历史感,与那些精致的建筑材料一下子拉开了距离。对于建筑材料,我特别害怕过于化工质感的精致,精致到腻味的那种,就像甜品店里的摆设出来的甜品,在灯光的衬托下,一看就想吃,但是一顿饭把陈列的每种甜品都吃了一遍,是令人难以下咽的。现在很多建筑都被使劲做成甜品的样子,照片拍出来精致到无表情,就像整容过的网红脸。制造“网红脸”是现今的时尚和潮流,但我试着走到这种时尚潮流的对立面,把我的建筑做得“难看”一点,像“烤地瓜”,外面干瘪、粗糙、黑乎乎的,不是那种一看就讨人喜爱的,但是一旦拨开,必带着惊喜。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图书馆的面积要控制在200平米,业主提供的枕木的规格是160x220x2400。2400宽度的空间不可用,必需用若干根枕木相互搭接形成一个足够宽的空间。在此规格枕木的基础上,我们设计了第一稿方案。这个方案的剖面是用五根枕木搭出一个折型的拱状空间。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空间宽度是6米,高度是5.7米,我认为这样的空间是好的,但是遇到的困难是这样的构造方式更适合做个亭子,而非可闭合的建筑,同时这种做法用枕木的量特别大,造价过高,于是在空间状态和尺寸不变的情况下我们改进了结构形式。从上图的照片上可以看出结构已经变成了正常的框架结构,而非早期的密肋结构。解决了结构的问题之后,我又要回到建筑与空间的关系。

图片关键词


既然图书馆的外形不是我关注的,那看书的体验就变得非常重要,在这乡间的田野中,我试图探索在此氛围下,空间的本质是什么?在没有了型的技法之后,建筑所要给人们体验到的意境与空间、环境的内在关系是什么?中国的建筑是否更多的在于意境而非技法与造型?我的思考是基于最近这几年看到太多的形式主义的图书馆,如安腾设计的司马辽太郎纪念馆的书架,还有MVRDV设计的天津滨海图书馆,还有很多类似的图书馆、书店,除了令人眼花缭乱的炫酷和高不可及的书架之外,它给阅读的人带来什么好处?我想也就好奇游走一圈,体验一下新鲜刺激,以后再也不会来看书了,因为那些非人性的空间给人带来了压迫,让书成了摆设,人也无法静下来看书,真是“过份修饰的舞台,终将使演员黯然失色”。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在什么样的空间里看书最舒服?带着这个问题,我一直在努力深挖自己内心深处到底想要什么?记得我还在我出生的村小学读书的时候,我特别喜欢坐在教室的窗户边,可以转头看看窗外的田野,发个呆,那时望着窗的发呆的确给我留下美好的记忆。春天的田野,到处是绿油油的稻田,燕子在田野间追逐,偶尔在我眼前掠过;夏天的田野,稻花盛开,成群的蝴蝶在稻花上方飞舞,偶尔会贴着窗户的玻璃拍打翅膀;秋天的田野,满眼金黄的稻谷,田中偶有农民在收割稻谷;冬天的田野,虽然有些荒凉,但是一堆堆的晒干稻草是我想象中自在的乌托邦。


图片关键词


小时候教室窗外的美好记忆就是这个图书馆设计的原型,那时候是开小差,缓过神来就是一阵惊,怕被老师批评。而现在,坐在图书馆里的人终于可以大大方方地望着田野,安安静静得看一会书,看累了,就发会呆,开小差,开多久都行,实在困乏还可以躺在懒人沙发睡一会。


图片关键词


下图是图书馆建成后,我在图书馆里观察使用者的反馈时拍的照片,这三位是舟山来的老师,领队一直在催她们走,她们说希望能在图书馆里坐一个下午,安安静静地看书,我听了之后心里无比喜悦,我设计的目的达到了。她们不知道我是设计师,应该是说了真心话。


图片关键词


既然与形式主义的图书馆设计划分界限,我就把对读书人的关怀做到底,严格控制书架的高度,让读者能轻松拿到想要看的书。既然把建筑做出“烤地瓜”的感觉,那一定要烤到位,外皮是焦的,皮内的肉一定要保持新嫩。图书馆的室内木头用的是东北红雪松原木,没有刷任何的保护漆,让红雪松的香味自然的散发出来,让读书的人不仅有书看,还能木香闻,据说宇航员回到地球后要有一周时间住在红雪松的房子里恢复身体。


图片关键词


图书馆建造接近尾声的时候,施工工人告诉我,他们午休躺在开启地暖的木地板上,可舒服了,是种享受。我还没有享受过自己设计的图书馆的地暖,但是红雪松的香味我是享受过了,实在是令人放松、愉悦的香味,只有来到这座图书馆才能闻到,照片和图纸都无法表达。图书馆建成后,正如我设计之初所预想的,它是安安静静得躺卧在田中央,成“一”字形,长约40米。从远处看,图书馆像谷仓,暗暗的木板表面像是经过多年风吹雨打之后留下了岁月烙印,看上去沉稳,谦逊,不与周遭抢空间,不与环境争颜值。这种不争不抢的状态反倒让周边的一切都成了图书馆的一部分,图书馆不再局限于200平米的室内空间,从窗户所望之处,都是图书馆的一部分。


图片关键词


“一”字排开的图书馆与乡间道路十字交汇,交汇的空间既是图书馆的门厅,也是田间供人休憩乘凉的驿站。我希望图书馆不仅仅为游客服务,也能为庄园田间劳作的工人服务,大家都能自由地来到这里,坐一坐,歇一歇,喝口水。


图片关键词


写到这里,该说的也都说完了,没有旁征博引,没有经典建筑的原型,也没有先贤哲人的指引,这栋图书馆建筑是我对生活态度的反映,是我儿时美好记忆的再现。设计之初的想法大多已经实现,但还是总有遗憾,其中一个遗憾就是枕木最终没有作为图书馆的结构呈现。因为在实施的过程中遇到了问题,枕木内有很大的铁钉,还浸泡过沥青,切割的过程刀片损耗量大,同时割据产生的热量会熔化沥青,沥青会粘住刀片,这是我事先没有想到的,不仅工程造价因此会急剧增加,施工也会变得很缓慢,于是我果断放弃了枕木,改用正常的木结构。


另外一个遗憾就是增加室内的结构拉索。因为施工方结构计算没有到位,结构框架建成后拱对两边柱子产生侧推力,时间久了会造成结构变形,于是不得已加了拉索,幸好对室内空间没有造成破坏。对我个人来说,金属构件的比例增加后,室内反倒更丰富了。我们习惯在错误中吸取教训,这个失误便给了我一个设计灵感。建筑同人一样,在不断追求提升的过程中,总是难免有缺点,对于缺点,唯一的办法就是正视它,拥抱它,改正它。


最美图书馆——杭州“晓书馆”

图片关键词


公益图书馆“杂书馆”第一家开在北京,是以收藏和学术价值为主,里面包括大量的珍稀古籍、线装书,和现今无法复制的绝世孤本。


而比起北京的图书馆,坐落在杭州的“晓书馆”似乎更契合文青们心中所向往的诗画般的情致。早在去年的《晓说》节目中,高晓松就透露出第二家图书馆将落地杭州,也说出了晓书馆的选址,而杭州无疑是他喜欢的城市。


图片关键词


而选址则在良渚文化艺术中心,这个建筑的设计师是有着“清水混凝土诗人”之称的安藤忠雄。他从来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建筑学专业教育,却对光、水、风等抽象原宿的运用得心应手,成为当今世界最为活跃、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师之一。

晓书馆沿用了一贯的安藤忠雄色彩,依旧采用坚实厚硬的清水混凝土作为晓书馆的外壁材质,安藤忠雄素来被人称为“混凝土诗人”,用干净纯粹的混凝土塑造出一座座惊艳的建筑。图书馆落在这里倒也更加契合。


图片关键词


建筑外立面,大屋顶外面种植着数百棵染井吉野樱,一到暮春时节,野樱着花繁密,争相开放,近看绚丽多姿,远观似烟如霞,阅读者即便是在室内阅读枯燥的同时,面向窗外,满目的樱花也称得上是赏心悦目了!


图片关键词图片关键词图片关键词图片关键词图片关键词图片关键词图片关键词


目前馆内藏书五万册,都是由高晓松亲自挑选的,这些书大多数以文化为主,还涉及到科技等多个领域,主要为丰富大众的文娱生活而设置的。丰富的藏书和舒适的座椅,供读者尽情徜徉在书的海洋中,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书香气。


图片关键词图片关键词图片关键词


新旧共生,激活空间——所城里社区图书馆

所城里社区图书馆,作为即将在烟台广仁艺术区内兴建的芝罘学馆的先行派出机构,选址于烟台城市起源——所城里老街区西北角一处四合院内。改造前,院内留存的三间厢房在历史悠久的张家祠堂后院,历经时间与住户更迭,表面杂乱,空间内却蕴藏着复杂的元素与信息。在我们看来,来自不同年代的加建结构是十分宝贵的“时间痕迹”。当改造介入时,如何处理新与旧的关系,让院子满足当代生活方式的需求,成为我们设计关注的重点。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图片关键词


首先,我们对原有院落中的墙面、门窗、屋架、铺地等构造系统进行了梳理与修复。在此基础上,设计选择将一套回廊系统植入历史院落,而非将旧有建筑完全封存起来。回廊系统重塑了进入院落空间的秩序与层次,使院落的空间划分从“一”到“多”, 确立了基本的空间使用格局:一个可供灵活使用的户外场地以及四处绿化院落。回廊系统在入口处伸入胡同巷道,具有一定昭示性;它同时串联起了社区图书馆包括入口、阅览室、咖啡厅、展厅和卫生间在内的各个功能空间,也为户外活动延展提供更多的场地。在特殊天气情况下,廊道亦可充当避雨的场所。


图片关键词


耐候钢作为材料介入到旧有院落,本身既是结构,同时也可形成空间界面。其较为暗沉的颜色与老的砖、石、瓦以及植物相互映衬。回廊系统的钢结构主要由弯折的钢板与门型钢柱构成。在构造的整合性思考中,我们尝试将建筑中的工程问题转化为空间体验建立的一种切入途径:弯折的动作本身使钢板变成结构,从而省去了一般意义上的主、次梁系统;在兼具组织排水功能的同时也让整个结构系统产生一种轻盈、漂浮感。在结构上,钢可以做得非常轻薄:8mm厚的钢板和直径40mm的实心钢柱成为材料的细薄边界与支撑立柱,也反映出新的植入空间与原建筑之间的历史重量对应关系。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我们相信建筑应该以智慧的方式重新激活空间的历史信息,与社区原有的肌理发生关系。建成后的所城里图书馆,在留存社区原本的生活方式与节奏的同时,也实践着当代的文化与审美意图。在新旧共生的建筑空间内,我们希望更多源于社区内核的能量、活力被激发,并将辐射更大范围以实现知识生产、传播与空间共享。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书之海洋——天津滨海图书馆

图片关键词


该项目占地33,700平方米,除多媒体阅览室外,该空间可容纳图书超120万册。一颗巨大的发光球体成为空间的视觉中心,环绕空四周的书架如瀑布般从屋顶倾斜而下。这些空间内部波浪般的结构纹理,是图书馆的主要功能空间,它们既是陈列书架,又是台阶,也是来访者的阅读空间。它柔美律动的曲线不仅塑造了空间的整体效果,也成就了立面的层次感。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空间内部一个巨大的球型礼堂,仿佛将天花板高高顶起。环绕于空间四周的书架,从地板开始一层层向上形成台阶和坐席,并蔓延至天花板,形成发光的等高线。层次分明的等高线沿建筑巨大的玻璃立面形成百叶,在保护室内光亮充足的前提下,又过滤了过强的直射光线。而其波动的曲线,也与建筑之外的城市花园遥相呼应。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天津滨海博物馆的室内书架设计如同洞穴一般。我们借用坐落其中的圆形礼堂作为空间支点,其巨大的体量,如同突破天际一般带来视觉上的震撼之感,又仿佛环绕在知识的海洋里。”MVRDV的联合创始人Winy Maas解释道。“空间在中心展开一个巨大的建筑体量,来访者通过空间四壁的层层书架穿越在各层之间,并在所到之处随时坐下,开启阅读之旅。这种空间层次和弯曲而成的角度,令来访者享受多种空间体验,他们或漫步其中,或驻足观赏,抑或与人会面探讨,挖掘无限乐趣。而这层层曲线在天花板处形成巨大的孔洞,如同眼睛一般,与天空对视。”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除了主要阅读空间之外,该图书馆还包括其他教育空间。它们沿主要公共空间四周而设,并于此地相连。图书管理设施及档案室安排在地下层。通过建筑主入口到达底层公共空间,这里与儿童和老年人阅读区,礼堂及各种文化服务设施相连。一层和二层为主要阅读空间和休息室。此外,上层空间还包括会议室,办公室,电子阅览室,声音阅览室和屋顶露台。


图片关键词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最孤独的图书馆——三联海边图书馆

图书馆位于沿中国渤海湾海岸线上。该设计的主要理念在于探索空间的界限,身体的活动,光氛围的变化,空气的流通以及海洋的景致之间共存关系。图书馆东侧面朝大海,在春,夏,秋三季服务于西侧居住区的社区居民,同时免费向社会开放。


图片关键词图片关键词


设计是从剖面开始的,图书馆是由主要的阅读空间、冥想空间、活动室和小的水吧休息空间构成。我们依据每个空间功能需求的不同,来设定空间和海的具体的关系,来定义光和风进入空间的方式。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图片关键词图片关键词图片关键词


空间东侧朝向大海,一层是一道完全由玻璃旋转门组成的活动的“墙”。在天气好的时候,“墙”被完全转开,形成空间内部与海更直接的开放关系。这道活动的“墙”的上方,是一条横贯空间的水平海景视窗,成为整个空间看海的焦点。为了规避任何一个结构杆件对透明视窗的干扰,屋顶的荷载完全依赖视窗上方的钢桁架支撑。桁架内外两侧均为手工烧制的玻璃砖垒造而成的半透明的墙体,一方面使内部桁架结构若隐若现,另一方面,这种半透明对光线的敏感,可以在一天中不同的时间,在建筑的内外,映射出不同光的颜色和氛围。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柔和了室内的光环境。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阅读空间


海,气象万千,随着季节的交替和时光的流动不断演变,像是一出以自然为主题的戏剧。于是我们把最重要的阅读空间理解为一个“看台”,逐渐升起的阶梯平台会让空间中不同位置的人更不受阻拦地看到海的景象。空间朝海一侧,一层是一道完全由玻璃旋转门组成的活动的“墙”。在天气好的时候,“墙”被完全转开,形成空间内部与海更直接的开放关系。这道活动的“墙”的上方,是一条横贯空间的水平海景视窗,成为整个空间看海的焦点。为了规避任何一个结构杆件对透明视窗的干扰,屋顶的荷载完全依赖视窗上方的钢桁架支撑。桁架内外两侧均为手工烧制的玻璃砖垒造而成的半透明的墙体,一方面使内部桁架结构若隐若现,另一方面,这种半透明对光线的敏感,可以在一天中不同的时间,在建筑的内外,映射出不同光的颜色和氛围。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弧线的屋顶朝海的方向张开,暗示着空间的主题。同时,弧线也有助于实现屋顶在东西和南北两个维度上的结构的大跨度。屋顶上阵列设置的30厘米直径通风井道,在天气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电动开合,进一步带动室内空间流动。在一年当中的春、夏、秋,三个季节,从下午一点到四点左右,阳光会穿透这些细窄的风道,在空间中洒下慢慢游移的光斑。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冥想空间位于阅读空间一侧。相对于阅读空间的明亮、光线均质、开敞、公共,这个空间是幽暗的、有明确光影的、封闭和私密的。空间东西两端各有一条30厘米宽的细缝和外部相联系,一条水平,一条垂直,太阳在早晨和黄昏透过缝隙,为这个空间投射出日晷般的光束。下凹的屋顶,进一步降低空间的尺度,而凹形的上方则形成一个户外平台空间。在这里,人可以听到海浪的声音,却看不到海。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活动室是一个相对孤立的空间,考虑到其内部活动有可能产生的声音干扰,它和阅读空间由一个户外平台区隔。顶棚上朝东的天窗和西墙上的高侧窗分别收纳一天中不同时间来自不同方向的光线。在空间中映射出同时出现的暖光和冷光交叠现象。


如果可以将这个房子沿南北长向剖开,就可以更清楚的察觉这一组空间各自诠释着每个空间与海的具体的关系,而串联这一系列关系的要素,恰恰是人的身体在空间的游走和记忆。


图片关键词图片关键词


安徽铜陵码头图书馆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在废弃的码头建造的一座公益性的书屋,顶层是让人惬意放松的观江平台,为下一个全民阅读的时代提供了最好的公共空间。


城市间的最美阅读空间|方所书店

图片关键词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这是成都最文艺的“窝”,以书店为基础,同时也是生活美学空间,容纳了植物、服饰、展览、和咖啡厅。是四川人独有的休闲生活态度。


杭州摩登书店|钟书阁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图片关键词


拥有1000平方米的钟书阁,应该是杭州最大的书店。天花板上铺满了镜子,阅读者在对称与变化中感受书店的摩登气质。童书区更是小朋友们欢乐的游乐场,魔幻而彩色。


游离边缘的书屋|篱苑书屋

图片关键词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图片关键词图片关键词


深圳香蜜公园科学图书馆

香蜜公园对于深圳而言是一个历史性的场所。它最初被用作农业研究中心,1980年代之后,逐渐被迅速扩张的城市所吞并。在35年的城市发展中,原先用于研究的大型荔枝园、鱼塘、花卉市场、大型树木以及棕榈大道均得到了维护和保留。香蜜公园犹如一个未被发现的宝箱,坐落在深圳的中心位置。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136-8266-9623

成立于2012年,是以工装为主,涉足私宅别墅及软装饰品等相关产业的专业性设计公司。具有施工、设计双乙级资质。

在线反馈
电话咨询
邮件咨询
在线地图
QQ客服